追求 WLB(work life balance)的 Z 世代主張為了生活而工作,工作是他們生活中的一部分,但並不是所有。Z 世代普遍認為進辦公室和主管、同事實體討論相較線上更高效率、溝通品質也較高。對互動及學習的渴望,使其傾向彈性上下班時間大於遠距工作。UNME 透過共享辦公空間的設計,提供企業優質的溝通環境,並藉由經過設計的動線及形象打造有利於使用者的辦公環境。
面對 AI 浪潮來襲,主打外語線上學習平台的新創公司 AmazingTalker ,是第一批快速響應的公司之一。AmazingTalker 的各個部門,包括客服、影像、市場、人資和研發等,都納入 AI 的操作,促使工作流程效率化。AI 導入初期,短短幾個月內人力大幅縮減,公司規模從最多 200 人縮編到 150 人左右,精簡了 25%。效能提升、人力精實的情形底下,更突顯傳統排排坐的辦公室已然不適用的困境。
專注於發展創作者影響力的 PressPlay, 從一間僅 16 人的公司,發展至今超過百名員工。 UNME DESIGN 為 PressPlay 打造企業空間時,PressPlay 才剛剛奠定線上到線下的多角化營運策略,將事業版圖重新定義後,劃分為三大事業體,分別是著重主打知識內容的 PressPlay Academy(簡稱 PPA),強化內容行銷的 Press Connect(簡稱 PPC),以及致力結合創作者經紀、致力發展創作者品牌的 PressPlay Next(簡稱 PPX)。 在這個致力打造娛樂產業鏈的關鍵時期,PressPlay 團隊也正飛速成長,光是徵才類別,就涵蓋行銷、影音、設計、技術到後勤,加上「創作者」與「投資人」的投入,UNME 設計團隊如何打造同時滿足各方需求的機能性空間?又要怎麼在兼顧機能性的同時,讓品牌空間設計化為 PressPlay 營運成長的最佳助力?
MAYO 鼎恒數位科技公司將三間辦公室的人集合在一起,也就是要在約 250 坪左右的空間中容納 120 人,還要有對外區域來接待企業主、投資人等外賓,是一間結合百人工作區、開放式空間與獨立區域的辦公室。MAYO 已經到達一個具備一定知名度規模的公司,不需要在企業辦公室裡特別強調企業名稱,於是我們將 MAYO 的 CIS 拆解成各種元素,串聯辦公室的功能性與行為體驗,成為這次的設計主軸,以系統性的設計去呼應企業形象。所以,當你踏進辦公室,已經處在 MAYO 的品牌空間裡了。
大家都知道「第一印象」很重要,事實上第一印象可拆解為細微暗示的串聯,印象會影響企業將如何被大眾記住,正因為如此,各個產業越來越重視辦公室的企業形象。在台灣智慧產權領域深耕許久的樸泰律師事務所,為了提升企業形象,重新進行辦公室空間設計。多年經驗讓樸泰的專業度與信任感受到傳統農產業的高度認可,同時隨著新一代接班開始拓展新創產業。傳統與新創之間的拿捏,是這次未來辦公室的設計重點。
邁圈是個跨領域的數位行銷整合團隊,同時藉由謹慎的市場數據分析及創意行銷攜手客戶跨出舒適圈並以精準及大膽有趣的行銷手法突破各種行銷瓶頸。 而在品牌空間設計上,我們深入了解邁圈傳遞的企業精神「邁出舒適圈」,不外乎來自於企業與企業之間、人與人之間的互相交疊,進而激發出意想不到的成果。 所以在辦公室空間設計上,我們以交疊為設計及配置主軸。在空間功能及視覺元素上,運用交疊創造使用者在空間內互動的可能性,並建立促發靈感碰撞及高創造力的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