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at, Wolf
MAYO 鼎恒數位科技公司將三間辦公室的人集合在一起,也就是要在約 250 坪左右的空間中容納 120 人,還要有對外區域來接待企業主、投資人等外賓,是一間結合百人工作區、開放式空間與獨立區域的辦公室。
MAYO 是一個已經到達具備一定知名度規模的公司,不需要在企業辦公室裡特別強調企業名稱,於是我們將 MAYO 的 CIS 拆解成各種元素,串聯辦公室的功能性與行為體驗,成為這次的設計主軸,以系統性的設計去呼應企業形象。因此,當你踏進辦公室,已經處在 MAYO 的品牌空間裡了。
與空間的互動會影響人們的感受、行為,間接影響到整間公司的企業文化,所以在設計上我們特別在意三維空間帶來的體驗。適當的儀式感能讓人快速去做狀態上的切換,明確的區域性設計能讓使用者短時間內就瞭解到區域的功能性,使用上也會更符合直覺。
當你從梯廳沿著三角形的藍底進入到 MAYO 宇宙,你可能不會注意到其實天花並不高,尤其是玄關處的天花板特別低,這是為了遮住五金、電動門等線路。所以我們利用藍色折角去做延展,讓視覺上可以一路從梯廳穿過玄關、拉進形象門堂,產生一個放大的效果。
延伸閱讀:透明材質怎麼玩?開啟設計的無限可能!
如果你從形象門堂望向辦公中的夥伴們,你可能會很納悶工作區隔壁就是舉辦活動的地方,這麼吵怎麼能夠專心工作?
如果這邊直接用隔間牆,在感受上反而會因為視線無法穿透空間,而注意到天花高度帶來的壓迫,所以為了滿足透視與隔音的需求,我們訂製了七片特殊設計的隔音玻璃門,以卡榫式的對接達到氣密效果,門與門之間再加上強力磁鐵,讓門可以自動密合、吸到最緊,上下緣則是用毛刷條修邊,讓聲音被修掉。
每道門片其實都很重,但隔音效果也會因此更實密。不過,因為還是可以看得見工作區的關係,我們將最不需要隱密性的兩個部門 — 設計與 RD 安置在這個區塊。
為了讓玻璃門的收納更節省空間、達到卡榫式的對接,我們使用滑軌讓玻璃門收納在兩側。一般來說滑軌安裝會破壞原有的樓地板,增加後續辦公室復原的成本,我們通常不建議這麼做,甚至很多舊大樓的建材可能都已經停產了,復原工程的難度高。為了避免這樣的情況,我們特別架高地板、在上方滑軌做木作,工程速度也能夠因此進行得更快。
接著越過工作區來到主管室裡,如果關上門你會發現外面的聲音瞬間變得微弱,甚至聽不見,不過隔音太強會造成回音,所以我們選配了地毯來吸音。MAYO 很重視隔音,佛堂的隔音效果最好,會議室的隔音基本上就不會這麼強,因為還是會有縫隙的問題,基本上在裡面開會、討論都已足夠安靜。
你可能無意中撇到主管在展示區擺滿了個人風格的小物,MAYO 的主管其實都滿年輕的,所以特別為他們在主管室裡保留了一個區塊,讓他們可以有個人化的布置。
繞了一圈辦公室之後,你會很意外在 100 多人的辦公室裡,空氣竟然沒有想像中的悶,那是因為裝了「新鮮空氣系統」抽風、排氣,讓整個辦公室的空氣對流。
其實這個工程一開始不被採納,畢竟這個系統並不便宜,不過有一次 MAYO 夥伴在施工期間來公司,發現整個空間悶到實在很不舒服,夥伴在這樣的環境下工作肯定也不會舒適,所以最後還是決定花了四十幾萬做了新鮮空氣系統。
MAYO 是人資系統公司,常常需要為客戶舉辦相關教育訓練、工作坊,以及開設企業課程,配置上在對內與對外區域的拿捏都會影響到公司的營運效能。從辦公室平面配置圖可以看到,考量 MAYO 時常舉辦活動,會需要一個具備彈性功能的開放式空間,我們結合形象牆功能,規劃了一個由企業色交織出的「形象門堂」,緊鄰著儲藏室與機房,方便搬移活動用的桌椅與設備。
做為接待外賓的正式會議室,我們特地安排了雙門的設計,如果是重要外賓,MAYO 夥伴會沿著玄關側的牆,一路引導至接待會議室,從微型茶水區準備的咖啡會由業務從另一側的門送上。無論是由外到內或由內到外,流暢的動線使夥伴不必繞道而行。
微型茶水區的左側是最常接待外賓的業務部門,右側則是連接著門堂的玻璃門,除了提供會議室的茶水,也可以作為舉辦活動時提供簡單茶點的地方。如果是比較大型的活動,則可以利用門堂右側的吧檯茶水區,擺放更多樣的餐點。
來上課的主管、企業主可以穿過形象門堂,順著吧檯茶水區進到電腦教室,每次課程時間至少 12 小時起跳,因此我們將提供餐點的吧檯茶水區配置在附近,在精疲力盡的時候不需要走太遠就有食物補給。
電腦教室是唯一沒有 MAYO 品牌元素的地方,長時間的使用會以舒適度為主要設計考量,盡量減少視覺上的資訊負擔。
辦公室內側主要是內部夥伴的辦公區域,為了維持流暢的動線,我們刻意不讓辦公桌靠牆。尤其是現在有許多新創公司都希望做成開放式的共享辦公室設計,那空間的回流性動線就會變得很重要。
如果是桌椅靠牆的配置,那最接近牆邊位置的夥伴,就需要花時間繞過部門工作區才能到達另一端,這樣的動線其實會降低工作效率。再加上開放式的空間,未來都能去做彈性的運用,例如換成臥榻或是座椅,這邊就會變成一個共享辦公區(co-working space)。
延伸閱讀:未來辦公室設計
在 MAYO 的辦公室裡還有一處令人意想不到的地方 — 與世隔絕的「佛堂」。宗教是一個比較敏感的議題,如果沒特別介紹可能也不會有人注意到佛堂的存在。
平常佛堂的門是關上的,使用的工法以及隔音處理都特別細緻,佛堂內安靜到會有白噪音,老闆也很常在這裡面思考。不過,佛堂的外牆的顏色在整體空間中可能稍嫌突兀,再加上佛堂的門洞不能對門、也不能對窗,所以我們做了一面從天花垂吊下來的玻璃,貼上黃色半透明的材質,將佛堂的木紋牆面淡化掉。
所有品牌夥伴最在意的當然是辦公室設計費用啦!非我雖然大部分是遠端工作,但我們也有固定的辦公室,所以很能理解想把資金花在刀口上的心情。
其實辦公室的坪效演算、物件的選用都可以適度降低辦公室空間設計的成本,還能帶來營運價值。MAYO 在合作的一開始就告訴我們,這辦公室是集結了三間辦公室的夥伴,需要容納到 120 人,還要包含活動空間、會議室等等,如果不精打細算真的很難放進這些區域,更不用說舒適度了。
∞ 坪效分析
∞ 可沿用的傢俱與設備
∞ 了解實際需求
從平面圖可以明顯看到工作桌與主管室都是成斜向,上一次在邁圈辦公室設計的案例中也曾出現過(狹長型辦公室設計如何發揮最大坪效 – 邁圈廣告公司)。
如果以直向去安排,那這四間主管室就會消失。有些地方因為功能區域而被切割成較小的區塊,像是佛堂邊靠窗的空間,正好可以擺放業務專用的獨立置物櫃;電腦教室與形象門堂之間多出的區塊則安插了儲藏室與機房。
在辦公室空間規劃上,考量坪效分析可以避免空間的浪費之外,我們通常會建議品牌夥伴留下空間中既有可用設備或是沿用原有辦公室的傢俱,能讓選配的支出減少一些。像是置物櫃區的燈具、工作區的辦公桌椅,以及接待會議室裡的實木桌其實都是從 MAYO 以前辦公室帶過來的,原有辦公傢俱一樣可以透過辦公室設計來融入整體的企業形象。
最重要的是設計師要去了解,這些長時間待在辦公室裡的夥伴實際使用上有哪些需求,才能確實達到使用效益。以辦公室電話亭(phone room)來說,依隔音效果、系統等級會有不同的價位,MAYO 使用的是基本隔音效果的 phone room,費用大約落在一萬五至三萬元左右;獨立冷氣、隔音效果好到可以在裡面唱歌的那種 phone room 大概要十萬。確認實際需求才能更精準地進行設計費用評估。
我們從 MAYO 的企業識別中提取交疊、弧度與 M 的元素,利用三片弧形玻璃去接出一套格局性的內容,做品牌上面的修飾。 雖然說 MAYO 辦公室充滿科技感,但並不會太過生硬。
整間辦公室的隔間牆幾乎都是圓弧形,連門都有圓角,除了前面提到的坪效之外,其實都隱含了 MAYO 的企業元素在其中。
主管室俯視是 MAYO 的 M,牆面倒角的弧度則是對應到 logo 字體的圓角,從主管室透過圓弧型的玻璃落地窗看出去幾乎可以環視整個部門,同時這樣的配置也考量了風水避開了門對門的狀況。
業務區旁會議室的曲面外牆還有一個用意,如果拉成平行的,那業務區跟會議室中間的廊道在感受上就會變得非常擁擠。稍微拉一個弧、拉一個斜角之後,整個格局就會被打開,而且在會議室裡也不會覺得有壓迫感。
前面提到 MAYO 已經是一間成熟的企業,企業名稱不需要特別強調,所以我們讓企業 logo 出現在玻璃窗上,不是特別顯眼卻又不容易被忽略;在整個企業辦公室裡的色調,則是以 MAYO 的企業藍為主,取用子品牌 STAYFUN 的黃色作為點綴。
MAYO 以前很常講打破限制,所以其實你會看到它所有的格局、動線、辦公室隔間規劃,基本上都是以穿破格局限制為主,會議室跟主管室在與天花相接的地方都不是剛好收在梁上,而是讓會議室的結構跟整個建築做融合,看起來很像長在建築上面。
未來辦公室的設計要能結合營運、美感與使用者體驗去做一致性的規劃,相信 MAYO 的夥伴在這樣的空間裡辦公一定很舒適。
UNME 辦公室設計作品:MAYOHR Human Capital
與空間的互動都會影響人們的感受、行為,間接影響到整間公司的企業文化,所以在設計上我們特別在意三維空間帶來的體驗。適當的儀式感能讓人快速去做狀態上的切換,明確的區域性設計能讓使用者短時間內就瞭解到區域的功能性,使用上也會更符合直覺。
我們將 MAYO 的 CIS 拆解成各種元素,串聯辦公室的功能性與行為體驗,成為這次的設計主軸,以系統性的設計去呼應企業形象。所以,當你踏進辦公室,已經處在 MAYO 的品牌空間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