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lf, Goat
懶骨頭 yogibo 成為品牌夥伴後,企業旗下另一個保養品牌 Dakini Déesse 也交由非我進行櫃位設計。 Dakini Déesse 保養品牌來自喜馬拉雅山脈國家 —「不丹」,將喜馬拉雅山上的稀有物質「喜來芝」製成抗老系列保養品。
Dakini Déesse 希望透過「喜來芝」保養品讓台灣的民眾認識不丹獨有的文化、自然與無科技的環境。要從一個大家熟識的文化中擷取元素並不難,像是提到日本會聯想到櫻花美景,說到韓國立刻浮現韓式泡菜的滋味。
但是台灣普遍消費者對不丹的了解不多,甚至在情緒演算結果呈現負面感受,大部分是關於貧富差距甚大的負面新聞、根深蒂固的宗教文化。不丹曾經被評為全世界最幸福的國家,卻被批是假象的幸福。
我們要在有限的空間與時間裡,創造出產業裡沒有的特殊風格,還要逆轉台灣民眾對於不丹的負面刻板印象。因此,這次的商業空間設計要達成三個重要目標:
① 對空間裡的文化元素產生好奇
② 了解元素代表的是不丹
③ 與元素互動後將感受轉換成記憶
為了讓路過的民眾對專櫃產生好奇,整體視覺又不會讓人錯誤聯想到其他文化,我們必須挑選具有足夠識別度、代表性的元素。
不過,不丹是一個藏傳佛教國家,許多文化與宗教是交互重疊的,有些消費者對宗教比較敏感,可能會對品牌產生排斥感。所以在解構文化時,我們盡量保留原有的宗教脈絡,在櫃位設計上透過強化部分元素來降低宗教感的比重,不讓文化元素去脈絡化而變得破碎。
認識一個地方的文化,看電影是最快也最有效的方式,我們參考電影《不丹是教室》裡的畫面,壯麗的喜馬拉雅山與獨特的不丹式建築正好符合了前面提到的元素篩選標準,具有識別度、代表性,同時保有文化脈絡。
經過發散的討論與收斂後,決定以不丹式建築中的三個元素 — 紅色、窗框、木柱,以及喜馬拉雅山的岩石,做為不丹元素融入在百貨櫃位設計裡。
延伸閱讀:CIS 品牌識別設計
不丹紅是紅色偏橘的色彩,不只運用在傳統建築,當地服裝上也會看見相似的色系。為了更接近不丹紅,特別請不丹的品牌夥伴將漆有不丹色的板子寄來台灣,好讓我們可以擷取顏色。以特殊漆加上色系調和後,用噴霧的方式將不丹紅附著在櫃位牆上。在顧客經過櫃位時,視覺上容易被醒目的不丹紅吸引。
不丹元素融入百貨櫃位設計 - 不丹紅
在與 Dakini Déesse 夥伴聊天的過程中發現「窗框」與不丹文化的連結性非常高,他們提到「窗框」是他們最印象深刻的元素,最能喚起他們在不丹時的回憶,的確在電影《不丹是教室》裡很頻繁地出現這種獨特的窗框,具有許多不同的飾板。
我們保留主要的形狀,運用在面對櫃位的主牆上,形成非常具有代表性的裝飾。
不丹元素融入百貨櫃位設計 - 望窗
細看不丹建築會發現,牆面與屋簷之間,有層次前後突出的一排木柱作為支撐與裝飾。我們將木柱融入在櫃位左側的牆面上,作為產品陳列架,讓顧客從中拿取產品時,與不丹獨特的建築結構產生連結。
不丹元素融入百貨櫃位設計 - 木柱
順著櫃內行進方向,從遠看的紅到近看的窗,再往上看見屋簷與牆面的承接處,最後來到中島象徵喜馬拉雅山的礫石堆,顧客從石堆中抽出 Dakini Déesse 的保養品,呼應了不丹人從 4500 公尺高喜馬拉雅山脈南麓的山壁中採集「喜來芝」的動作,相似的行為在某個平行時空裡交疊,一同感受來自大自然給予的珍貴禮物。
不丹元素融入百貨櫃位設計 - 喜馬拉雅山的礫石堆
走進 Dakini Déesse 專櫃,窗框、木柱型陳列架、礫石中島在視覺勾勒出不丹的環境,在拿取保養品的過程中,不經意觸碰到礫石與木柱型陳列架,打開保養品的味道竄進腦海中,讓不丹的輪廓在顧客心裡逐漸清晰。
品牌空間設計讓這一連串直覺的外在行為形成沉浸體驗,從感官刺激延伸到心覺,加上人員適時地介紹,就像是去了一趟不丹,讓品牌想要傳遞的價值從空間感受轉換成深刻記憶。
Dakini Déesse 高雄店是以整體品牌形象更加細緻地去推廣,此次使用的石材、陳列、展示櫃,將成為模板,在接下來的櫃位中呈現。
除此之外,這次的櫃位設計還具有一個重要的意義,Dakini Déesse 專櫃在台灣定義了「不丹風格」,在這之前,台灣人對於不丹的印象還是很模糊的,這樣的設計也是其他櫃位沒有使用過的,特殊性提升品牌風險預防,讓其他品牌難以複製。也許未來提到不丹,想到除了世界上最快樂的國家之外,大家會聯想到 Dakini Déesse。
UNME 百貨櫃位設計作品:Dakini Déesse
Dakini Déesse 商業空間設計要達成三個重要目標:
① 對空間裡的文化元素產生好奇
② 了解元素代表的是不丹
③ 與元素互動後將感受轉換成記憶
以不丹式建築中的三個元素 — 紅色、窗框、木柱,以及喜馬拉雅山的岩石,做為不丹元素融入在百貨櫃位設計裡,讓一連串直覺的外在行為形成沉浸體驗,從感官刺激延伸到心覺,加上人員適時地介紹,就像是去了一趟不丹,讓品牌想要傳遞的價值從空間感受轉換成深刻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