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手搖飲市場趨於飽和的臺灣,如何創造一個既能打動消費者,又具備長期品牌潛力的新品牌? 滂滂,一個以「原茶」為核心、強調香氣與茶湯層次感的新興飲品品牌,選擇在最擁擠的戰場 —— 高雄裕誠路開設首店,並攜手 UNME 進行品牌建構。從命名、視覺識別到空間設計,我們以設計作為進入紅海市場的策略工具,打造一個讓人記得住、看得見、感受得到的品牌。
滂滂
2024
滂滂誕生於「做出比市場更好的原茶飲品」這個念頭。創辦人本身熱愛茶飲,對茶湯表現有高度自信。然而,面對手搖飲產業的高度競爭與品牌飽和,單靠產品力已難突圍。因此,UNME 針對現況以直營為優先,融合未來加盟策略可能性,將品牌設計預設為兼具彈性與可複製性架構。透過視覺系統的建立,利於導入不同區域門市與行銷應用;結合品牌以半自動化設備為主要建置的營運模式,提升標準化與未來加盟落地的效率。
滂滂的品牌命名,是從產品特性出發的語言策略。原命名「焙手」雖呼應茶葉工藝,卻存在解釋門檻,對大眾辨識力不足。UNME 重新爬梳品牌核心,聚焦在「香氣濃郁」「茶湯清澈」「入口厚實」等感官特徵,進一步轉譯為具有語言記憶與意象聯想的「滂滂」。
選用「滂滂」一詞,不僅是語感選擇,更是一種市場策略。透過品牌命名競品分析,我們發現手搖飲產業極少使用疊字命名,疊字能在音韻上形成強烈記憶點,並與目標年輕世代的語言節奏產生共鳴。同時「滂」唸作「ㄆㄤ」,隱含台語「香」的諧音,呼應了原茶香氣濃郁的特質。這樣的命名邏輯,讓品牌在語言上與產品特性建立深度連結,也成為市場中難以混淆的存在。
在建立品牌視覺識別時,UNME 並未採用飲品產業慣用的主色塊策略,而是選擇「無色彩」概念作為設計起點。經由競品調研發現,手搖飲品牌多使用飽和度高的紅、綠、橘等主色,辨識度雖強,卻也導致高度同質。
滂滂因此反其道而行,採用灰階系統為主體,僅於細節中點綴茶色,以低彩度語彙呼應產品本質,也展現品牌的價值與自信。
核心視覺以紋理取代色塊:
以此建立出的視覺系統,不僅跳脫產業慣性,更為品牌創造具有邏輯延展性的識別規劃,適用於包裝、社群、空間元素等多元應用場景。
首店選址在高雄左營裕誠路 —— 一條 500 公尺內就有近 20 家手搖飲品牌的激烈戰場。面對競爭如此密集的品牌場域,滂滂的門市不能只是「存在」,而必須「被看見」。
UNME 從街區現況與產業視覺環境分析出發,設計一組具有強烈對比與場域辨識度的空間語彙:
空間運用不僅提升品牌曝光度,也讓品牌語言與消費者實際接觸的場景產生一致性連動,形成從產品到場域的完整體驗。
滂滂的品牌建構,是一個從產品特性出發,依據市場現況,逐步建立系統化品牌策略的過程。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設計不僅是品牌的外在包裝,更是企業策略的一部分。唯有當品牌能夠明確定義自身價值,並將其轉化為具體可執行的設計語言,才能在市場中穩定推進、有效擴張,進而建立長期影響力。
UNME 提供的設計解方,不只是回應當下進場的挑戰,也同步預想品牌未來的發展可能性,為滂滂建立具備可複製性與延展性的品牌基礎。
看更多 UNME 跨域設計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