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網站需要開啟JavaScript
JavaScript is required
健身房產業洞察-健身科技、健身數據化

數據化健身正夯 健身科技讓你輕鬆居家健身

Elephant, Goat

產業概況

台灣疫情來到三級警戒,健身房不得營業,有健身房順勢推出了器材租借服務,以小器材(啞鈴、壺鈴)為主,悍草訓練比較特別還可以租借蹲舉架、槓鈴,畢竟器材放在健身房沒人使用也很可惜。另外也有健身房轉為線上課程或是直播的方式,來持續與會員互動。

#居家健身數據化
#智慧健身房的出現

居家健身數據化

智慧運動 APP

健身最重要的是精準鍛鍊,避免運動傷害,達到健身效果。平時在健身房有教練可以即時一對一指導,疫情壟罩下,又不想打斷健身計畫,智慧型運動 APP 是居家健身的選擇之一。

Wondercise 搭配智慧型穿戴裝置 Apple Watch、Garmin Watch 或是 Wondercise 光感應體力檢測錶,透過裝置收到使用者的相關運動數據,即時演算動作並即時反饋,讓使用者確認自己的動作是否正確,再結合每次運動數據累積、分析,提供使用者日常練習的參考方向。另外也有運動交友圈的功能,能透過語音功能與成員們互動。

智慧健身設備

最近羽球界球后戴資穎代言的「健身魔鏡」,看起來就像是一部大手機掛在牆上,是鏡子也是手機,能夠與親友一對一即時視訊連線,一起上課。除了專業教練之外,也會邀請明星運動員擔任客座教練。使用者可以透過動態偵測了解自己的動作是否精準。

鏡子大小其實不大,要有點空間才能照得到全身,家裡有足夠運動空間的使用者,通常消費力也不低。不過內建鏡頭功能不免讓人擔心隱私問題。

即使居家健身,社交仍是基本需求,擁有一起努力的夥伴,健身之路也會比較長久。

健身房產業洞察-健身科技、健身數據化

智慧健身房的出現

居家健身可以依靠智慧型裝置達到動作精準以及訓練分析參考,隨著科技進步,近年也出現與智能設備結合的健身房。

不過目前智慧健身房尚未普及,使用者的習慣也還沒建立。尤其現在許多商家都推出「獨家 APP」、手機裡充滿各家銀行 App,漸漸對各種 App 感到疲乏,也不想佔用太多手機容量,要特別為了健身下載應用軟體對使用者而言是阻力。再加上每換一個健身器材,使用前感應一次、使用後還要再感應一次,沒有建立習慣很容易忘記,進而影響數據蒐集的準確度。

然而,健身的數據對於健身房經營者來說是非常有利的資訊,可以了解會員在每個器材上的使用習慣、身體數據,作為未來調整相關服務時的數據,甚至延伸出其他相關產品支線。

打造因應「使用者體驗」的品牌空間設計

三種常見的健身空間類型 健身房也要分眾這篇文章可以發現在目前健身族群在乎的指標中,數據分析不會是重要指標,要激勵與維持會員的健身習慣,透過空間中的鏡子、燈光,以及遊戲化的經營,可能會是目前比較有效的方式。比起數據分析的理性資訊,健身族群更在乎外表實際看起來的狀態。想像一下那些在健身房鏡子前的自拍照。

智慧健身房就目前而言,想要建立新的健身習慣,如何增加智慧型裝置與器材搭配使用的順暢度會是智慧型健身房的首要問題,打造因應「使用者體驗」的空間設計、品牌設計、介面設計來減少阻力,才能擴大更進一步「重視數據」的客群。

智慧健身房就目前而言,想要建立新的健身習慣,如何增加智慧型裝置與器材搭配使用的順暢度會是智慧型健身房的首要問題,打造因應「使用者體驗」的空間設計、品牌設計、介面設計來減少阻力,才能擴大更進一步「重視數據」的客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