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網站需要開啟JavaScript
JavaScript is required

Dakini Déesse

Dakini Déesse 保養品牌源自於位在喜馬拉雅山上的國家 — 不丹,品牌透過將喜馬拉雅山上的稀有物質「Shilajit」(喜來芝)製成抗老系列保養品,希冀將不丹的美好價值傳遞至台灣保養品市場。而為了吸引百貨公司內的消費者靠櫃,並同時避免 Dakini Déesse 的櫃位設計與其他文化品牌混淆,UNME 為此重新解構不丹的文化元素,將其應用於百貨櫃位設計的各個環節與角落,透過沉浸式設計讓消費者們一踏進 Dakini Déesse,就像是去了一趟不丹。

Dakini Déesse

2022

以顏色強化櫃位與不丹的連結

為解決台灣市場對於不丹文化陌生的問題,UNME 在開始設計前,除了參考電影《不丹是教室》中的畫面之外,也和實際於不丹生活過的品牌夥伴一起聚焦出不丹元素。

將廣泛應用於不丹建築、服飾、紡織品和文物中的不丹紅作為櫃位主色調,以特製油漆呈現,藉此吸引百貨公司內路人的目光、並提升消費者進店的比率。

UNME 百貨櫃位設計案例-Dakini Déesse
UNME 百貨櫃位設計案例-Dakini Déesse

圖片來源:Unsplash

連結所有感官的沉浸式專櫃設計

為了讓消費者一踏進 Dakini Déesse,就如同置身於不丹,並將品牌故事與文化價值從空間感受轉換成深刻記憶,UNME 因而透過窗框、木柱型陳列架以及深色水磨石中心展示台共同呈現出不丹的輪廓。

從消費者與水磨石櫃台、木柱型陳列架的觸覺互動,直至拆開包裝聞到產品香氣的那一刻,UNME 透過沉浸式設計驅動消費者的所有感官留下深刻的靠櫃體驗。

UNME 百貨櫃位設計案例-Dakini Déesse

於 Dakini Déesse 的專櫃設計中加入窗框、木柱型陳列架、水磨石櫃檯,加強百貨專櫃與不丹文化元素的連結。

文化融入品牌識別

其中不丹傳統的窗框造型仍可見於如今的建築當中,作為銜接屋簷與牆面的木柱也依舊以卡榫式的工法為主,UNME 因而將這些獨有的窗框形式以及木柱,融合到 Dakini Déesse 櫃位的陳列及牆面上,藉此搭起顧客與不丹之間的文化橋樑。

UNME 百貨櫃位設計案例-Dakini Déesse
UNME 百貨櫃位設計案例-Dakini Déesse

利用意象投射,完整感官體驗

櫃位中央的水磨石中島,也刻意鋪上黑色礫石象徵來自喜馬拉雅山脈的岩石,讓消費者透過觸碰中島,模擬搜集碎石和天然礦物觸覺體驗,進而呼應不丹人從山壁中採集「Shilajit」(喜來芝)的行為,以隱喻的方式讓消費者彷彿置身於喜馬拉雅山脈中。

UNME 百貨櫃位設計案例-Dakini Déesse

消費者拿取保養品的過程中,不經意觸碰礫石與木柱型陳列架,到最終竄進腦海中的保養品味道,至此不丹的輪廓在顧客心裡也逐漸清晰。

這正是此次專櫃設計的難度與挑戰:創造產業裡沒有的特殊風格。從不丹文化中萃取能夠成為典型的元素,並定義所謂的不丹風格。

 

延伸閱讀:保養品專櫃 Dakini Déesse 設計故事

UNME 百貨櫃位設計案例-Dakini Déesse
UNME 百貨櫃位設計案例-Dakini Déesse
UNME 百貨櫃位設計案例-Dakini Déesse

  • 為解決不丹文化相對陌生於台灣市場的問題,UNME 將廣泛應用在不丹建築、服飾、紡織品和文物中的不丹紅作為櫃位主色調,藉此加強櫃位與不丹文化的連結,提升品牌識別。
  • 於 Dakini Déesse 的百貨櫃位設計中加入窗框、木柱型陳列架以及深色水磨石中心展示台,共同勾勒出不丹的輪廓,並調動感官完整櫃位的沉浸式體驗,讓消費者彷彿置身於不丹。